Monday, June 05, 2006
制止政府逃責--從阿根廷白頭巾運動到中國天安門母親運動/天安門母親運動
「逃責」是指政府或某些集團,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犯了侵犯人權的罪行,卻不受法律懲罰的現象。本書的出版,旨在要我們明白作為社會一分子,應團結起來,反抗「逃責」的制度,使那些迫害他人或侵犯人權的罪犯,可繩之於法。
作者: 天安門母親運動
出版社: 天安門母親運動
出版日期: 2002-01
頁數: 168
Thursday, June 01, 2006
我的心在天安門/余光中主編
我的心在天安門
余光中主編
台北,正中書局,民78
由富含中國情懷,且身為詩壇元老級人物的余光中來主編六四悼亡詩選《我的心在天安門》,並不令人訝異。所錄的詩並非篇篇佳作,且多為事件發生後不久的即作,文學性稍稍嫌低了,不過以此觀察詩壇文人對事件的當下反應,本書倒是不錯的素材。
六月五日各大報副刊上所見的詩作,大多是憤怒、驚懼、難過等直接情緒的抒發與流瀉,如羊令野的〈覺醒〉(聯合副刊)、向明的〈火在燒‧血在燒〉(聯合副刊)、辛鬱的〈血崩〉(聯合副刊)、非馬的〈十行詩〉(聯合副刊)、洛夫的〈所有人都撤退了,除了屍體……〉(中央副刊)、席慕蓉的〈三千死者〉(聯合副刊)等。
隨著時間的過去,報紙副刊及詩刊中逐漸出現了具有深刻反諷意味的作品。如可叵的〈鄧皇帝萬歲萬萬歲〉,刊於6月14日的〈人間副刊〉:
鄧皇帝萬歲萬萬歲∕民等有罪 不敢檯頭∕懇請皇恩浩蕩,賜誅九族∕小民萬不該用卑微的賤軀∕浪費陸下珍貴的機關槍和子彈∕小民更不該用碎成片片的頭蓋骨和腦漿∕嵌髒了坦克車光亮的絞帶∕鄧皇帝萬歲萬萬歲∕皇帝天縱英明 日理萬機∕小民萬萬不該在陸下忙著崩駕的當頭∕還來提什麼人民活命這種不足掛齒的小問題∕打擾了你的專心∕鄧皇帝萬歲 萬萬歲∕民等有罪 甘心引頸 敬待發落 (頁9)
將鄧小平比擬為崇高的帝王,民運學生比作罪民,可謂諷刺至極。刊於6月20日〈人間副刊〉顏艾琳的〈上菜〉一詩則由黑色詼諧的手法進行書寫:
他們決定要在天安門前設席,∕款待那些仍喜食血腥、∕胃口尚未進化的饕客。∕(二十七號廚子∕以罕見的手藝,∕做了兩道口味腥辣的絕活。)∕∕端上來的是.∕一盤火爆燒烤的民主,∕一盤新鮮剛炸的自由;∕饕客們蠕動著興奮的腸子,∕迫不及待地刀叉起來∕享受這頓特製的「滿漢大餐」∕而,廚子忙碌地上菜,∕並不時為他們斟滿殷紅的烈酒,∕直到東方昇起血紅的太陽……∕∕天安門前,一片狼藉。 (頁60)
羅志成的〈天安節〉也是此類詩作的上選,詩長不錄了。此外焦桐的〈老屋〉、渡也的〈坦克與槍械〉、陳黎的〈廣場〉、陳克華〈流血的春天〉等都是難得的佳作,發表的時間也稍後於前文所列的詩作。
作者:向良
2003.05.24
資料來源: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iliader&f_ART_ID=39884
告別陽光——八九囚禁紀實/北明
告別陽光——八九囚禁紀實
北明
台北:萬象圖書,1993
就筆者所知,八九民運的獄中回憶錄有兩本,一是知名度較高的《王丹獄中回憶錄》,另一則是北明的《告別陽光:八九囚禁紀實》,兩人的身分、性別、下獄的地點、遭遇均截然不同,有助於我們了解八九民運後部分知名度較高的民運人士各自不同的際遇。
本書是北明在出獄後到逃離國境這段期間所寫的文字,除了少數有關八九民運的回憶外,多數為牢獄生活、審訊情形、逃離國境及心路歷程的紀錄,本書的出版自有其歷史的價值,但也有現實政治上的背景。高爾泰在序文〈夜半歌聲出海濤〉中寫道:
……北京的一些中青年知識分子,包括一些出獄的民運人士,正在四處串聯要成立一個「忘卻六四委員會」,幫助黨內改革派「放下六四包袱」、「消除六四情結」,以便通過改革最終地實現和平演變。我的一些朋友們,從獄中歸來,聽到這些信息,都感到十分惶惑:難道八九民運只是一場沒有意義的胡鬧?難道大家為此而作出的犧牲和為此而付出的痛苦代價沒有意義?如果不能確定過去代價的意義,人們又怎麼能夠確定未來生活的意義呢?(頁90)
出獄之後,北明並未將自己定義為一個悲劇英雄,甚至沒有感到光榮自豪,她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既非英雄又非叛徒的普通人」,她更進一步地說:
暴力為手段,獨裁為目的,人被當作極權統治的工具的年代,在共產黨的辭典裡,監獄只出兩種人:英雄或叛徒。獨獨沒有人。 (頁82)
六四之後,有部分民運分子將自己視為叛徒,急欲彌補自己的過錯,主張淡忘六四;另一方面,也有民運人士將自己視為英雄,生活在六四的回憶與陰影之中,卻又不見得能再做出什麼多英雄的事蹟。北明將自己定位為「既非英雄又非叛徒的普通人」,值得大陸民運分子以及台灣的學運世代深省之。
作者:向良
2003.05.25.
資料來源: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iliader&f_ART_ID=39891
民運一週年/黃桂香編
民運一週年——龍的民主
黃桂香編
香港:珠海書院學生會,1990
為了悼念六四周年,香港的珠海書院學生會出版了一本紀念特刊《民運一週年——龍的民主》,書前〈編者的話〉寫道,出刊的目的是「喚醒香港人,不要忘記去年神州巨變」。當巨大的傷痛需要被「喚醒」,以求「不要忘記」,這本充滿備忘性質的特刊是否預示著人們似乎已經漸漸淡忘?楊意龍在〈六‧四去了哪裡〉文中語帶譏諷地寫道:
可惜,或者是可憐吧,一年之後,香港人對「六四」的看法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反正,香港人一直對歷史是提不起興趣的。∕又可能是,「六四」這種事件,記著它有什麼好處?最容易的手法,就是當它從來沒有發生過。大家都不記得,不就是證明那件事是假的嗎?(頁34)
香港由於九七回歸的背景因素,自然採用與台灣不盡相同的角度觀察民運,只是八九民運時陷入最深的香港記者,以及對民運投注大量心力的香港群眾,卻在短短一年之後顯得意興闌珊,不免讓人有世態炎涼之感。李卓人的序文中寫道:
隨著中國政府強硬譴責支聯會,香港不少有識之士的轉軟,支援民運的熱情有逐漸冷卻的跡象,有人說:「香港九七回歸.不可不承認李鵬政權」或是「最重要是香港本身的經濟繁榮及穩定,支援民運只會危害香港自己。」或是「集會遊行起不到作用,倒不如不參加。」簡單講就是一句:「中國政府內部的事最好香港人不要理。」講這些話的人肯定已忘記了那些豁了生命為民運的學生、市民。當中國瀰漫著白色恐怖,人民被拑制著發言的機會時,難道我們在香港還有發出反對聲音機會時就不願意將國內人民的心願在港宣洩出來。 (〈序〉,頁x)
當然,這或許與長期接受媒體過度與超時的報導有關(例如給你重複一百次的八掌溪事件,再給你重複一百次的蘆洲大火,還有SNG車現場連線24小時報導),也但願如此,因為淡忘與健忘已經讓我們失去太多生命中珍貴的事物,例如,一點點對公義的追求,一點點對理想的堅持。
本書除了第六部分〈中共政治詞典〉他書較少見外,其餘篇章都是整理與回顧民運的大事記、民運口號與各界宣言。第二部分〈各界人士對民運週年的回應〉是本書的重點,頗有參考價值,其中的〈芝加哥座談:民陣的問題,民運的要害〉一文是1990年2月24日芝加哥「六四之聲」廣播電台舉辦座談會的紀錄稿,只能用「精采」一詞形容。與會人士觀點不盡一致,雖然針鋒相對,卻能就事論事,頗為難得。
汪學成在〈專制宮殿坍塌在即〉一文中認為,「保守一點估計,神州再次鉅變的契機在鄧小平、陳雲等人見馬克思之日,樂觀些估計,則隨時都會有令人振奮的變化,而專制的宮殿將在新一輪鉅變中坍塌。」(頁22)
試想鄧小平見到馬克思後,會同他老人家說些什麼呢?世事變化如此之快,當年的專制宮殿如今未見坍塌,如今反而益發顯得高聳入雲。世事難料?是耶?非也。
作者:向良
2003.05.26.
資料來源: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iliader&f_ART_ID=39897
天安門紀事/楊渡
天安門紀事
楊渡
台北:時報文化,1989
當那一小隊一小隊手擎大旗的學生或工人有如狂熱一般地奔逐於廣場之上,目光中露出火一般搜尋反抗的光芒時,我內心就愈益升起一如馬奎斯小說名字「預知死亡紀事」的感受。那種目光,那種如怒火一般焚燒的、狂熱的目光即使不是摧毀別人或被別人摧毀,也會在時日的延宕與過度燃燒中,自我毀滅的。(頁79)
八九民運之際,中時報系派出楊渡、趙慕嵩等人赴北京採訪,回台後分別就採訪紀錄彙整出《天安門紀事》與《危城手記》二書,作為第一線記者們的觀察紀錄。
相較於趙慕嵩以按日編排的方式書寫,楊渡則傾向以主題的方式報導民運,此種書寫方式得以釐清我們許多學運背後交纏的背景因素。在觀察民運的過程中,不同的意識型態決定不同的觀察視角。作者寫道:
對西方記者而言,他們自不能免於意識形態的包袱,因而極易在現場中尋找各自熟悉的符號。更明確的說就是用其意識形態框架在觀察大陸學運,以至於呈現出迥異中國記者的面貌。在西方記者眼中,這是一場「人民民主」或「人民力量」的顯現。尤其在圍堵軍車進城行動中,他們恍若看見菲律賓政權易變的重現,故而他們稱這次學運是「叛變」(rebel),是學生與市民對中共政權的叛變。(頁143)
西方記者如此,台灣、香港的記者亦不能自免。關於台灣、香港、大陸、西方傳媒對於八九民運各自不同的解讀,作者在〈貓鼠之間〉文中有獨到的觀察,值得參考。
作者:向良
2003.06.01.
資料來源: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iliader&f_ART_ID=40416
China since Tiananmen/Joseph Fewsmith
China since Tiananmen
--The Politics of Transition
Series: Cambridge Modern China Series
Joseph Fewsmith(Boston University)
ISBN-13: 9780521806343
China Since Tiananmen is the first book to look comprehensively at t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trends in the decade since the Tiananmen Incident (1989) to assess the ways in which China has changed. Fewsmith looks on the one hand at the intellectual critique of the enlightenment tradition, which had previously held a sacrosanct position in the thinking of liberal intellectuals si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to explain the rise of neo-conservatism and nationalism over the past decade. On the other hand, he examines the maneuverings of elite political actors to understand the constraints they operate under and how the conduct of elite politics has changed since Tiananmen. Together, these two approaches gi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the forces that drive China today. These trend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anyone trying to understand Sino-US relations.
• Offers an up-to-date descrip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China
• Describes the causes and impact of nationalism in China
• Rel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developments to Sino-US relations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state and intellectual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Part I. Line Struggle Revidicus: The Attack on Deng’s Reform Program: 1. Tiananmen and the conservative critique of reform; 2. Deng moves to revive reform; Part II. Redefining Reform: the Search for a New Way: 3. The emergence of neo-conservatism; 4. Post-modernism versus liberalism: the emerging gulf of values; 5. The emergence of neo-statism and popular nationalism; Part III. Elite Politics and Popular Nationalism: 6. Jiang Zemin’s rise to power; 7. Elite politic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ism; Conclusion; Epilogue; Notes; Bibliography; Index.
Reviews
‘… it offers one of the clearest accounts written so far of the various academic trend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sian Affairs
‘China since Tiananmen is a most impressive narrative of china’s political transition in the past decade … By way of examining the past, China since Tiananmen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Review
‘… the book is clearly one of the finest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on Chinese politics. Fewsmith does a marvelous job in delineating the different strand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ntellectual thoughts and in guiding us through the literati landscape of China.’ Democratization
‘The book is a masterpiece of excavation of intellectual trends that had their origins in the 1980s but were overlooked because of western enthusiasm to see a world that would look like ours. It is descriptive rather than analytical, but it will be an essential resource for anyone who wishes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changes came about, who the key thinkers were, and how a nascent public opinion played into elite politics.’ Development & Change
'… exceptional book … Fewsmith does an excellent job of trac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factions within the party leadership and their shifting influence during this tumultuous period.'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資料來源: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cambridge.org/catalogue/catalogue.asp?isbn=0521806348
中國「六四」真相(上下冊)/張良
中國「六四」真相(上下冊)
June Fourth:The True Story
作者: 張良 (Zhang Liang)
出版: 明鏡
類別: 政治,曆史,真相系列
頁數:1067
發行日期:2001.4.15
ISBN 962-8744-36-4
售價: $45.00
內容提要
二十世紀中國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六四」事件,已經過去十二年。然而關於「六四」的眾多謎團至今仍眾說紛紜,主要原因就是中共對決策過程諱莫如深。張良編著的《中國「六四」真相》則為這段歷史提供了極其關鍵的部份,這是迄今中共最高層關於「六四」決策過程最完整的敘述,大量鮮為人知的內幕被首次披露,對於當今中國政治格局以及未來走向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其現實價值和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中國「六四」真相》英文版《The Tiananmen Papers》今年一月十日出版後在全球引發強烈反響,西方幾乎所有的重要媒體都進行了報導或評論。英、德、意、荷、法、日、西班牙、瑞典語版相繼出版。《中國六四真相》的所有外文版只是中文版內容的三分之一。 《中國「六四」真相》從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去世到六月二十四日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閉幕,以編年史的方式逐日實錄中央高層會議決策記錄、各部委及軍隊的動態反映、各省市自治區的情況報告、國外政府反應及媒體報導。這些內幕的真實性如何?張良說「全部資料來源都是有根據的」,黎安友教授在序言中認為「材料本身體現真實性」,「這本書的故事情節、披露的事件紀錄之全面、它的內容可能帶來的爆炸性都是史無前例的」,「對中國任何一段歷史的高層政治,都從未有過如此接近核心層的表述」。
資料來源:明鏡出版社
http://www.mirrorbooks.com/cgi-bin/mirrorbooks.cgi?command=showall&id=1&conv=null
June Fourth:The True Story
作者: 張良 (Zhang Liang)
出版: 明鏡
類別: 政治,曆史,真相系列
頁數:1067
發行日期:2001.4.15
ISBN 962-8744-36-4
售價: $45.00
內容提要
二十世紀中國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六四」事件,已經過去十二年。然而關於「六四」的眾多謎團至今仍眾說紛紜,主要原因就是中共對決策過程諱莫如深。張良編著的《中國「六四」真相》則為這段歷史提供了極其關鍵的部份,這是迄今中共最高層關於「六四」決策過程最完整的敘述,大量鮮為人知的內幕被首次披露,對於當今中國政治格局以及未來走向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其現實價值和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中國「六四」真相》英文版《The Tiananmen Papers》今年一月十日出版後在全球引發強烈反響,西方幾乎所有的重要媒體都進行了報導或評論。英、德、意、荷、法、日、西班牙、瑞典語版相繼出版。《中國六四真相》的所有外文版只是中文版內容的三分之一。 《中國「六四」真相》從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去世到六月二十四日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閉幕,以編年史的方式逐日實錄中央高層會議決策記錄、各部委及軍隊的動態反映、各省市自治區的情況報告、國外政府反應及媒體報導。這些內幕的真實性如何?張良說「全部資料來源都是有根據的」,黎安友教授在序言中認為「材料本身體現真實性」,「這本書的故事情節、披露的事件紀錄之全面、它的內容可能帶來的爆炸性都是史無前例的」,「對中國任何一段歷史的高層政治,都從未有過如此接近核心層的表述」。
資料來源:明鏡出版社
http://www.mirrorbooks.com/cgi-bin/mirrorbooks.cgi?command=showall&id=1&conv=null
Subscribe to:
Posts (Atom)